![]() |
三個北北上西巒 |
西巒大山(#91 A)台灣百岳,是玉山山脈最北邊的一座3000公尺級的山,展望不多,幾乎全程陡上,登山口與三角點落差將近1500公尺,因此被號稱為「膝軟」大山,通常會叫做大山的幾乎都是不太容易,除了郡大山(傳統路線坐車比爬山累)之外,其餘志佳陽大山、白姑大山、南湖大山、東郡大山、卓社大山、丹大山、太魯閣大山等都是不好惹的。
西巒大山有管制站,會在八點才開放,因此通常過八點後開始起登,十之八九都有可能摸黑,這次北北們前一天先搭營,規劃早一點出發,寧願摸早黑也希望不要摸晚黑。
精彩過程影片<您老師製作>
~給北北鼓勵 請記得影片要<按讚> + <訂閱>~
西巒大山單攻行程時間點參考(手機平板影片瀏覽連結)
04:20 人倫林道出發04:40 西巒大山登山口
07:00 瞭望台
09:50 西巒大山登頂 (3081M)
10:50 下西巒大山 (耍癈1小時)
12:30 回瞭望台
14:25 回停車處
- 交通方式
國道3號下竹山交流道→沿台3線往水里方向接台16線行駛→到水里後不進市區往信義鄉方向接台21線行駛至80.5K→新山橋前左轉進入人倫林道(每0.5K都有標示牌)→人倫工作站在17.5K處。
從工作站續行1.5K(開放同行時)可以到第一登山口,有一些空地可以停車。
- 小提醒
- 西巒大山單攻行程規劃
D1 管制站→登山口→森林營地→瞭望台營地→展望點→西巒大山→展望點→瞭望台營地→森林營地→登山口→管制站
![]() |
西巒大山山徑 |
- 給欲前往西巒大山的捧友
西巒大山單程為10.6公里,不用入園申請,但必須申請入山證(入山申請),因此若是早上八點後開車進入到登山口,要衡量體力並做好摸黑的準備(頭燈),另山區地形變化大,氣候也無法百分之百確定,尤其是梅雨季,建議務必攜帶雨衣,出發前也可以先了解林道的路況,可以參考人倫林道FB。
北北說故事
故事① 登山展望
登山展望,又稱為看大景,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一件事,但這又並非爬山唯一目的,舉例而言這次的西巒大山,其實沿途都沒有甚麼展望,但我們爬得會不會覺得很失落或是覺得缺乏動力呢?答案是不會,因為爬山的樂趣不在於一定是要看到大景(雖然有當然更開心),爬山的樂趣在於一個人的獨攀(註1)時的內心對話;一群人一起爬山時的交通對話,因為在山裡不會再受3C產品尤其是手機的羈絆,走路時也不可能一邊滑手機,彼此就會談天說地,交通新知,或是一些生活的趣聞,另外就是大景指得是瞭望開闊,山巒起伏或是雲海日出的美景,但其實走在山裡在林間的呼吸、眼睛看到的崴峨林木,還有奇岩怪石,也是另一種體會。註1:獨攀有一定的風險,必須務必做足萬全的準備(尤其是手機離線GPX定位)。
西巒大山唯一的展望 |
故事② 另一個選擇-鑾安堂上西巒大山
西巒大山另一條號稱不膝軟的是從鑾安堂上去,但這建議是兩天一夜為佳,鑾安堂為昔日人倫工作站的伐木中心,祀堂外寫著:巒巍聳立雲山騰瑞氣,安鎮人倫林地顯禎祥,是一個具有歷史與人文的地方,在經過歲月的洗禮,成為大片的廢墟,卻能讓人從中感受到昔日的林業輝煌,隨著林業退出,林道不再維護,人聲漸漸沉寂,剩下的就是長年佇足於此的歷史頹傾建築物。當天北北們登頂後,從另外一側冒出來一群人,他們就是從鑾安堂上西巒大山,而且是輕裝上來,看似走得沒有氣喘吁吁的。這一條路線比較少人走過,路跡也會比較不明顯,有機會北北們在親自去走走這一條充滿人文氣息歷史記號的路線分享給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